【紓緩痛症】腹針治療KO頸腰勞損痛 針幼痛楚輕更助調理身體

醫生診症室

發布時間: 2020/12/08 10:33

最後更新: 2020/12/10 17:43

分享:

分享:

傳統針灸和腹針治療非對立,醫師會按病人體質、病情用相應療法。可腹針、傳統針灸雙管齊下,同時於不同部位做,增強療效。(黃建輝攝)

不少人對傳統針灸的印象,可能是一枝枝粗鋼針,還有刺下去時的痠脹痺痛感,因而被嚇怕。近代的腹針治療所用的針較幼細,針刺腹部亦能大大減輕痛楚。此療法對港人常見的頭暈、失眠、痛症和頸椎病有很大幫助,不過哪些人適合做、針對哪些病最有效,原理又是怎樣?由中醫師一一解答。

腹針可調氣血臟腑

腹針治療的主要理論分兩大範疇:一為神闕調控系統,二為腹部全息系統。於中醫學說中,肚臍位置名為神闕穴,此穴位屬全身交匯的中心點,有「臍通五臟,真氣往來之門」的說法,故神闕調控系統能向全身四周輸布氣血。

註冊中醫師黃頴芝續解釋︰「腹部有不少經絡經過,如任脈、衝脈、脾經及胃經等,故當透過針刺腹部穴位,配合不同的針刺深度,即可達到調理臟腑、經絡和氣血的效果。」

腹部全息系統是指將整個人體結構,包括頭、肩膊、手腳和腰投射於腹部上。將肚臍附近的穴位位置連接起來,形態就像龜形圖案,稱為神龜圖。神龜圖的肩、頸、腰等位置對應人體相應部位,再按此下針,就能治療局部肢體的病症。

即使腹針治療有助紓緩頸椎病痛楚,病人亦需改善姿勢、工作習慣避免痛症再臨。(iStock圖片)

針刺分淺中深 3程度備不同療效

即使是同一個穴位,不同的針刺深度都能做到不同效果。

分淺、中、深刺3個深度,第一是淺刺,通常去到皮下,主要根據腹部全息系統去針對局部病症。如於中脘穴淺刺,即可針對頭部痛症。

第二是中刺,即去到脂肪層,主要調經絡,對應經絡或表裏經的病變,如針刺任脈的氣海穴、關元穴,可治療督脈的腰椎疼痛。

最後是深刺,去到脂肪層下的筋膜層。此深度主要調理臟腑,常用的針法為天地針,即中脘穴配關元穴,可調補脾腎、固本培元。簡單來說,針刺愈刺得入,就愈深入經絡、臟腑做調理。

透過各種的穴位、針刺組合做到不同效果,最常用基本處方的有幾組,如「引氣歸元」即中脘穴、下脘穴、氣海穴、關元穴,以治心肺、調脾胃、補肝腎用。「腹四關」即滑肉門穴、外陵穴,可通調氣血、疏理經氣。對常常緊張、壓力好大,甚至失眠的肝鬱病人,本身氣血已運行不暢,以此組合針刺可改善其氣血運行。「療效好因人而異,會再按病人情況和病症來加配其他穴位治療。」黃醫師補充。

比傳統針灸針幼痛楚輕

與傳統針灸不同,因配穴的位置較多,腹針治療用的針數也較多。但腹針並不追求針感,手法輕巧,又能避開患處施針。而且所用的針都比較幼細,即使多針都不會特別痛,故十分適合怕痛、畏針感的病人。

傳統針灸刺激穴位時,會產生痠脹、痺痛感,有些病人並不喜歡,但腹針並不追求這些針感。

如落枕病人條頸好梗好痛、無法轉動,也很驚和抗拒醫師觸碰該位置或下針,腹針就可避免於疼痛部位或患處施針,減輕病人心理負擔。

落針之前,醫師會先為病人檢查腹部,查看有否壓痛或不適,再量度穴位位置,並按體形、脂肪厚薄選用不同長度的針具。一般會留針25至30分鐘,10次為一組療程,一星期針灸2至3次為佳。

有些較年長的病人難趴着,又或是當趴完再站起,轉換姿勢時特別容易見暈,另有些病人因趴着針灸太緊張,容易出現暈針的情況。腹針治療可讓病人平躺,與平時躺下睡覺的姿勢一樣,於較放鬆的姿勢、狀態下做腹針治療,相對易接受。

點擊圖片放大
+3
+2

60歲頸痛病人2日有改善

腹針治療對頸椎病、慢性病最見效,另亦能幫助頭暈頭痛、失眠、胃部不適等人士,女士痛經、經前經後都可選用腹針止痛或調經。曾有近60歲的年長病人,本身已有頸痛,加上乘車時扭傷頸部加重疼痛,用腹針針刺中脘穴、下脘穴及關元穴等穴位後,即時可見疼痛減輕。黃醫師解釋︰

腹針對於因臟腑正氣不足而起的病,所達到的療效較好,而頸椎病就是典型例子。其成因為長期姿勢不良、低頭工作,以肌肉有痙攣、慢性勞損,再加上個人本身正氣不足,易受風寒濕邪侵襲,滯阻經絡,氣血不通時就會覺得痛。

年紀大肝腎不足,也會致筋骨失養,種種誘因加起來導致頸椎病。腹針可調補臟腑和氣血,亦能針對局部肢體的痛症疏導經氣,就能將頸椎病的病因、病機逐一擊破,解決問題。

有助調理身體 紓緩慢性病及痛經

長期病症如高血壓、三高等,靠腹針治療亦可幫助調理。不過問題因臟腑機能失調而起,所花的時間就較長,需時2至3個月,因病情而定。針完或可紓緩因慢性病衍生的頭暈、易累的問題,持續做腹針亦能幫助穩定血壓,但病人同時亦需配合改善生活、飲食習慣,有需要時可按體質服用合適的中藥控制病情,並定期覆診。

黃醫師續指,因腹針能調理臟腑、經絡、氣血,故日常亦可以此作調理——治未病,減低發病的機率。

好多人本身已屬亞健康的狀態,提早調理能減低發病,或提防病情轉差。

有女士經期第一日覺得好痛,用腹針治療再加手腳穴位針灸,針完當日就止了痛。但隨後可繼續以腹針疏通氣血、調理身體,當整個的臟腑功能變好、氣血暢通,下次經期就未必會再有痛經。

腹部受寒可引發肚瀉、作嘔、頭暈及宮寒等問題,故需做足保暖及避穿露臍裝。(iStock圖片)

孕婦或腹症患者不適用

雖然腹針治療有不少好處,但亦非每個人都適合做。懷孕婦女、長期病患而體質極度虛弱者、患原因不明的急腹症人士都不適合。「懷有身孕的婦女,特別是當去到後期、月份較大,則避免使用腹部穴位。而體質好虛弱的長期病患者,我們都擔心會否因着這些刺激而有其他反應和不適,需視乎體質而定。」

急腹症是指全腹部劇烈疼痛、壓痛、反跳痛、腹壁肌肉緊張,甚至可出現休克。而因肝脾腫大引起腹部靜脹曲張,甚至腹腔內有腫瘤、合併廣泛轉移機會者,這些人士都不適用。「另外如腹部有皮膚問題,如破損嚴重、潰爛,有感染風險和抵抗力低者,都未必會用。」

腹針治療選穴和療效因人而異,黃醫師指會循病人對腹針治療的敏感程度觀察,分析此套治療對每個病人的療效。部分病人針刺的位置附近會出現泛紅,通常多現於體質較好的病者身上。而氣血不通、體質較差的人,雖然同樣有療效,但穴位附近則較少出現泛紅。

腹針治療時醫師會與病人溝通,了解病人對治療及症狀紓緩的感覺,或可考慮配合傳統針灸及其他治療方法。

記者:吳霆俊